盘点2022年反洗钱大事件-2024德国欧洲杯官网

盘点2022年反洗钱大事件
卢华秋移动支付网2023/1/30 11:03:29

1月4日,人民银行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要求继续扎实开展反洗钱监管。反洗钱,已连续多年成为了人民银行的工作重点。

要知道,在全球流动性都过剩的大背景下,洗钱方式早已变得多元化,也正因如此,反洗钱的形势才变得扑朔迷离。无论是监管层面、还是市场层面,无论是反洗钱规则制定层面、还是监控技术手段层面,都面临着长期的挑战。从国际影响出发,中国也绝不会成为非法资金的避风港,反洗钱注定是一项长期工作。

移动支付网本轮盘点,聚焦2022年反洗钱领域重大事件。

一、反洗钱法修订不断推进

随着国内外反洗钱形势不断变化,反洗钱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比如现行反洗钱法相关条款缺乏对单位和个人配合反洗钱尽职调查的要求、受益所有人识别以及监管处罚规定不够细致等问题,都制约了反洗钱工作有效开展。

事实上,早在2020年,反洗钱法的修订被提上议程。进入2021年后,人民银行先后出台反洗钱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反洗钱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征求各方意见。

在2022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关于完善修订反洗钱法的议案也备受关注,明晰国家反洗钱治理架构、明确各管理部门具体反洗钱监督管理职责、强化反洗钱信息共享机制等等,都成为行业焦点。

而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反洗钱法已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预备审议项目,按照计划由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研和起草工作,视情安排审议。值得注意的是商业银行法、保险法、中国人民银行法等金融领域法律,同样属于预备审议项目。

2022年3月,人民银行召开2022年反洗钱工作电视会议,表示继续推进反洗钱法修订,完善反洗钱制度体系。除了反洗钱法,人民银行还强调修订《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建设。

二、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计划

2022年1月,由人民银行、公安部、国家监委、最高法、最高检、国家安全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决定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其中的牵头单位,是人民银行和公安部。

反洗钱工作非常强调部门协同,早在2004年,我国就建立起由人民银行牵头,20多个部委参加的国务院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同时还建立了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外汇局参加的金融监管部门反洗钱协调制度。

多部门联合推进的三年行动计划,也可以理解为当前的反洗钱形式下,部门“联合作战”的一场大考,将在各个领域持续加大洗钱犯罪惩治力度。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应对思路,都会对往后的反洗钱工作形成参考。

三、一行两会2022年1号令暂缓施行

2月20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宣布因技术原因暂缓施行原定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令〔2022〕第1号,简称《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可以说对客户尽职调查从个人到机构各个方面做出详细规定,在完善反洗钱监管制度方面有重要意义。人民银行表示,在《管理办法》发布后,不少中小金融机构提出,《管理办法》针对不同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提出了具体规范和要求,金融机构需要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并进行人员培训。

显然,反洗钱制度建设和实际情况是存在差距的,不同体量的机构对反洗钱相关新规的应对能力也是存在差距的。或许正因如此,《管理办法》才被暂缓实施。

四、因反洗钱采取止付措施,银行被判赔偿损失

关于制度要求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移动支付网注意到了一份很典型的判决书。

大致意思为,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一基层支行,根据反洗钱相关文件规定加上自己的理解,认定一个小微企业账户存在风险,虽然没发现什么实际问题,但在向上级汇报又未收到明确回复的过程中,谨慎起见就采取了临时止付措施,造成了一些损失。这家小微企业认为该支行相关行为的严重性远超出一般对账户进行管控的需要,双方也因此走上了对簿公堂路。

一审法院站银行,二审法院则给予了企业更多支持,认为“在没有证据证明涉案账户存在高风险交易或可能时,对涉案账户采取管控措施的持续时间不应超出合理限度”。最终,二审法院判决该支行赔偿企业在合理范围内的损失。

银行履行反洗钱义务导致的经济损失被判赔偿,提醒了市场主体要注意反洗钱措施限度及其合理性。反洗钱监管加强,绝不是要求简单一刀切。

五、取现5万要登记

2022年2月,“个人存取现金超5万元要登记”曾登上微博热搜,并吸引了普通吃瓜群众的大量目光。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这一热搜事件会引发讨论,是因为前述文件《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有相关要求。但是该办法的暂缓实施,是否意味着取现可以“乱取、疯狂取、大取特取”了呢?也不是。

首先,取现需要卡里有钱。

其次,对个人现金存取款业务进行管理,是国际通行的预防洗钱活动做法,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对一定金额以上的现金交易都有类似要求。比如除了被暂停的《管理办法》外,《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交易管理办法》其实也有类似规定。比如金融机构应对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万元以上、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进行报告,报告要素包括客户姓名、身份证件号码、资金流向等。

六、2021年反洗钱监管罚了3.41亿

在反洗钱执法检查方面,2021年人民银行全系统共开展了159项反洗钱专项执法检查、476项含反洗钱内容的综合执法检查和3项涉案机构的行政处罚调查。

检查涉及银行业机构600家、非银行支付机构18家、保险机构11家、证券业机构9家。

在反洗钱行政处罚方面,2021年人民银行全系统完成对401家违规机构的处罚,罚款金额共3.21亿元,对759名违规个人罚款1936万元,两项罚款合计3.41亿元。

处罚共涉及银行业机构365家,罚款2.61亿元,处罚个人697人,罚款1611万元,两项罚款合计2.77亿元;涉及非银行支付机构12家,罚款4481万元,处罚个人17人,罚款137万元,两项罚款合计4618万元;涉及的保险业机构和证券业机构则分别为16家、8家,罚款合计金额分别为991万元、774万元。

不难发现,无论是执法检查还是行政处罚,无论是机构数量还是罚款总额,银行业都是反洗钱监管的重点领域。

七、fatf发布中国第三次后续评估报告

2022年11月,fatf(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发布《中国第四轮反洗钱互评估第3次后续报告》,将建议“涉扩散定向金融制裁”和“法人的透明度和受益所有权”评级由“不合规”提升至“部分合规”。

按fatf工作流程,在2019年2月通过中国“互评估报告”后,对于存在的问题,中国需要每年向fatf报告整改进展,接受年度强化后续报告评估,并在2024年接受fatf的检验,再进入下一轮全球互评估。

在成功提升2项合规性指标后,中国在fatf 40项建议中达标数量已由2019年的22项提升至31项。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
网站地图